位置: 首页 > 情 · 笔谈 > 网文萃取
潍坊朝天锅--天下第一火锅 作者:小编    发布时间:2015-02-25

  现代火锅名目繁多,风靡全球。历史上最早、最大的火锅那就应算是潍坊名吃朝天锅。肉料在滚烫的锅内涮后再卷饼食之,西安的一位朋友在《西安晚报》上称潍坊朝天锅为天下第一火锅。潍坊朝天锅1997年分别被中国烹饪协会、山东省贸易厅认定为“中华名小吃”、“山东名小吃”的荣誉称号。潍坊朝天锅与北京的锅烧饼(即杂碎烩火烧)、西安的葫芦头(即杂碎烩饼)、长沙的火宫殿(即杂碎汤加辣椒)等都是异曲同工的中华饮食文化。 

  朝天锅起源于清代中期,产生于潍县大集之上。潍县大集乃山东第一大集,号称有“十万之众”,人多吃饭就成了问题,朝天锅应运而生。最早的名字叫杂碎锅子,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大部分还叫杂碎锅子。据20年前出版的《潍城政协文史资料》第三辑上介绍:“设于集市,露天支锅,围一秫秸箔,名朝天锅。以锅台为桌,食者围锅而坐,吃饼卷肉(猪下货)、肉丸子、鸡蛋,用木勺喝汤,佐以疙瘩咸菜和葱白。后发展到室内,漆光圆桌,改木勺喝汤为舀到小碗内,再用小勺喝,并增添日本产佐料“味之素”、酱油、香菜。

  解放前,最出名的朝天锅那就是蔡凤鸣在东关五道庙街开的鸣凤居、胡秩亭在南下河开的朝阳居。这两家的设备最豪华气派,增添了酒肴,汤锅内增添了老母鸡,使味道更加醇厚。吸引了各地的绅商前来就餐。北京、天津的客人经常下火车就直接跑到这里吃朝天锅。全县有十几家朝天锅常年开业,还有一些经营者只在大集时开业,这些人大约有三四十家之多。

 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,潍坊有四家食堂,各开一家朝天锅,每天60斤面粉,两人擀出240张面饼,一斤面四张饼,每家食堂分配四套下货,煮熟后50多斤肉,2角钱、2两粮票一卷。每天要排队挨号,很多人只好站着吃,老人们回忆起来那段困难的历史,还是记忆犹新。

  需要说明的是,在我市多家网站上有介绍朝天锅的文章说:“潍坊的朝天锅因为没有锅盖,所以才叫朝天锅。”其实这种说法不太准确,笔者本家就曾开过朝天锅,所以对此比较了解。朝天锅是用红盆盆底钻眼后,再来做锅盖的,这锅盖沉在汤内,压在下货的上面,钻孔是为了透气,把下货的秽气从孔内跑出,所以上面就不再另行加锅盖了。也有的经营户直接到郊外的砖厂烧制一块盆底,来作锅盖的。朝天锅的名字应认定为潍坊资深文人所起,因名字的含义不但温文尔雅,而且准确幽默,也应看作是一种饮食文化遗产。